close
建立人性化社會
 
   日本反貧困運動領袖湯淺誠,十五年來透過服務,接觸遊民、網咖難民和窮困工人,親自體驗派遣工人被剝削的悲慘。他寫的《反貧困》一書,有許多感人的故事:貧窮者都曾想上進,力圖脫離貧窮;但因學歷、健康或須照顧家人而找不到正職,經常身處失業和不穩定就業的窘境,為貧窮所困。人們認為「只要努力就可溫飽」、「自己人生自己負責」,是對貧窮者的漠視。

       鑑於貧困自殺和犯罪事件日益嚴重,湯淺誠認為政府應負最大責任;必須立法修補社會安全網,改變救助機構官員刁難的心態,像北歐國家,把貧困存在視為全社會的恥辱,而讓需要者受到有尊嚴的幫助。

       我國對貧窮的認定是最嚴苛的,以致貧窮線以下能受到救濟者,僅占全國總人口百分之一點一四,不及韓、日、港的六或八個百分點;更遠不如美國一成四、歐盟的一成八。

       立法院把《社會救助法》列為優先法案,修改現行貧窮線,將平均每人消費支出的六成,改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六成。如此,將可增加三倍受惠人口,值得肯定。希望財政改善之後,能更擴大對弱勢者的照顧面,以建立人性化的社會。
 

        2010/11/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卡債受害人自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